前不久,一篇题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刷爆了父母的朋友圈,文中一位在企业担任高管的母亲感慨地说,暑期里在广州上小学的女儿一项支出大头就是美国游学,10天花去了两万元。一位家住上海的朱女性假期带女儿去英国参加夏令营,两周就花掉了2.2万元。一位清华女硕士意大利游学遇见纠纷,2.5万元却换来“流落街头”的遭遇。
暑假里,大家通过购买各种国外游学项目,使开眼看世界的愿望得以达成。而这类动辄几万元的游学项目,到底怎么样才能让青少年的增开眼界之旅有上乘的水平?
市场规模达195亿元
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国际游学人数已达65万人次,市场规模达195亿元。《2016年国际游学进步报告》指出,中国国际游学每年正以20%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国际游学蓝皮书》显示,在游学花费方面,能同意2-3万元开销的家庭占29.4%,能同意1-2万元开销的占27.8%,能同意3-5万元开销的占27.5%,能同意1万元以下开销的占了近12%。
“游学”一词,最早源于《史记.春申君列传》,曰“游学博闻”,是增开眼界、拓宽视线的意思。游学之“游”,不是单纯的游玩、游赏,而是游走、游历,是主动的体验性学习,是通过“游”这种方法来达到“学”这个目的,是书本学习以外必不可少的要紧部分。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出国游学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已渐渐进步成为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
因为市场准基础知识槛较低,且潜力巨大,海量机构纷纷涉足游学行业,现在市场上主要的游学机构根据属性可细分为6大类别,即教育培训机构、专职游学机构、旅游社、留学中介机构、公/私立学校项目、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
英美两国游学人数占六成以上
国际游学是近十年来在国内迅速兴起的一个行业。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市场总监王寅介绍说,国外游学从不同维度可以划分为多个类型。仅从游学目的来划分,新东方的游学团组商品就可分为9大系列,即留学生活体验、全真课堂体验、留学背景提高、名校交流考察、领袖成长精英、国外文化探索、特点主题拓展、百年营地教育、顶尖夏校项目等,覆盖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40余个教育大国和区域。
王寅告诉人民网记者,参与国外游学的中国学生以初中生为主,而伴随游学低龄化趋势的增加,小学生参与游学的人数增长明显。在海量国家和区域中,美国依旧是最火爆的游学国家,数据显示2017年游学英国的学生比率有所增长,去英美两国的游学人数可占到所有招生人数的六成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参与新东方国际游学项目的学生增长超越了20%。
说到游学热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觉得,游学热与国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方法转变有密切关系。对于那些想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游学被视为提前的体验。同时,目前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比较关注游学,包含大学在假期也会组织学生交换、国外游等项目,培训机构更是不断推出假期游学活动,父母和学生也比较容易被游学的信息包围。
资质审察和游学内容基本无人监管
在国外游学商品遭到市场热捧的同时,也有部分游学归来的父母对孩子的游学吐槽不断。有人指出,一些旅游社的游学商品,只不过到校园简单游览参观,孩子并没学到什么东西,却收取了比普通旅游商品高几倍的价格。还有人吐槽说,孩子游学吃不饱或者购物时间过长……在部分父母看来,去国外游学是为孩子将来进步奠基的投资行为。因为看到父母的“刚需”,各类游学机构不断冒出,到今天却没规范的行业标准,以至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游学范围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体系。在美国,夏令营已有百年历史,成立于1910年的美国夏令营协会承担着全美夏令营项目的认证、宣传、管理等职能,在美国合法夏令营任教的老师要需要先参加有关培训和考试再持证上岗。而英国则在2011年打造了夏令营或冬令营的强制注册系统,假如代理公司信息曾有不真实记录或者未遵守规定的记录,则会启动调查。法国最高行政法院规范夏令营接待中心的法令需要,不少于一半的员工需要持有社会教育资格证书,接待中心需要配备病员隔离室。
相比一些推行规范管理的国家,国内游学机构、从业师资的资质审察和游学内容则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况。“从监管主体看,主要由工商和旅游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几乎没介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国内可借鉴一些国家关于游学的专门条文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对机构资质、服务规范、师资监管等明确规定,要紧的是要明确教育、工商和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打造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按期考核,直接取消不合格者有关业务以确保游学水平。